社區盾10個點球隻進5個,今日門將撲點更容易了?
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
上周日社區盾,90分鍾戰成2比2後,水晶宮點球大戰3比2力克利物浦奪取冠軍。這場12碼決勝中,雙方10次罰球共有5次失手,失誤率顯然很高。這當中,有2球是直接踢丟(薩拉赫射高,博爾納·索薩中楣),另有3球被門將撲出。社區盾此前7次點球大戰中,門將從來沒這麽牛過。
水晶宮門將迪安·亨德森撲出了第2輪麥卡利斯特以及第4輪哈維·埃利奧特的射門,決定了比賽勝負。3個月前的足總杯決賽,亨德森也曾在常規時間12碼力拒馬爾穆什,這才有水晶宮1比0取勝,奪得隊史首座重要獎杯。這個夏天,英格蘭門將的撲點壯舉已非首次,三獅女足門將漢娜·漢普頓風頭更勁:今夏歐洲杯2場點球大戰中,她總計撲出4球,對於英格蘭隊衛冕發揮了決定性作用。
當下足壇,門將撲點不再依靠“現蒙現猜”或者“賭定一邊”,而是有大量情報輔助,“基於證據進行預測”。社區盾上,亨德森查看水瓶上的小抄,已是司空見慣的戲碼。漢普頓則透露:“賽前,門將部門會開會,分析對方每個人的每個點球。你會觀察細節,比如助跑和手臂位置的細微差異。”
而今,門將撲點功課不僅要分析主罰者更可能射向哪個方向,還要對他們屬於哪個點球流派有所掌握。當年,希勒這樣的老式點球高手曾說,主罰者應該在走上罰球點時就確定射向哪一邊,然後務必做到不改主意,堅決射向那一邊,確保球速快、角度刁,自然就能打進。放在今天,凱恩是這個流派的典型,但很多主罰者已經完全不采納這套辦法,而是通過小碎步助跑、罰球前停頓等招式來跟門將鬥心眼,誘使門將先朝一側移動,然後自己輕鬆射向另一側。
比如另一位英格蘭射手伊萬·托尼,他罰點球全程不看球,而是直勾勾盯著門將,根據門將的動作來決定自己射向哪一側。這個流派中,比伊萬·托尼更如雷貫耳的掌門級人物當屬萊萬。此外,若日尼奧、B費等人的小跳步,也有著突出的流派標識。
於是,今日門將撲點,先要搞清主罰者到底是提前決定射門方向,還是根據門將動作來決定方向。社區盾中,亨德森兩次撲點,就把兩個流派各撲了一個。
利物浦的點球主罰者中,麥卡利斯特和索博斯洛伊都是提前確定方向的流派,對於他們,亨德森都在最早的時機就朝一側撲去。結果,他都撲對了方向,不過索博打上角的點球質量太高,撲無可撲;而麥卡射向右下角的射門,就被亨德森逮了個正著。
埃利奧特則屬於另一個流派。對於這種主罰者,門將必須沉得住氣,拒絕提前移動,逼迫主罰者賭博式押寶一個方向。這種情況下,主罰者由於停頓和小碎步等因素,射門很難打上力量,門將即便移動遲一些也完全有望撲出。
還有一點值得一提。2019-20賽季,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曾修改門將撲點規則,從以前對手射門前,門將須雙腳踩住門線,變為單腳即可。紙麵上看似要求降低,但由於以前規則的執行隻是馬馬虎虎,而新規在VAR輔助下得到了嚴格甚至刻板的執行,因此很多門將怨聲載道。而今,各路門將已更好適應了規則,亨德森撲出麥卡射門時的動作便是如此:他的左腿首先快速向左側移動,右腳依然留在門線上,在麥卡射門瞬間,亨德森整個人正好飛出去,整體效果上撲救依然夠快夠遠。
隻不過,凡事都是相對而言。門將利用時代條件,有了更好的撲點準備和撲點技術,但主罰者們同樣更加有備而來,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。英超即將開賽,在聯賽賽場,點球主罰者通常都是各隊點球最穩的那1個人。那麽,到底是這個主罰者更容易被門將研究透徹,所以更不容易進呢?還是這個主罰者早已做好萬全準備,更可能確保彈無虛發呢?從數據統計來看,真實情況更接近後者——過去2個賽季英超中,總計190個點球,門將隻撲出22個,11.6%的撲點成功率顯著低於英超曆史16.6%的均值。
上一篇:電訊報:埃基蒂克是伊薩克之外的最優選 利物浦還需一名新邊鋒
下一篇:返回列表